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

為何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?

這篇文章是我在聯合新聞網的第三篇專欄點這裡)。把專欄文章貼到部落格的時候,我會補充一些前言後語、增強一些原本太省略的部分等等,讓已經看過文章的人可以有多一點收穫。

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很簡單:台灣最近面臨22K、上班族薪資倒退16年等等問題,有許多「成功人士」都發表意見說,這要怪年輕人不夠努力。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?

photo credit: Frederic Poirot via photopin cc

這些成功人士希望年輕人「在工作上發揮熱情」,然後再「想辦法爭取高薪」;不過奇怪的是,如果你正在做的是一個無聊的工作,是要怎麼發揮熱情?這就好比你和一個不喜歡的人交往,用什麼方法才能愛得死去活來?

別傻了,不可能的。

當然我不是說,所有的工作都很無聊。只是做自己喜歡的事,永遠是最有生產力的方法。

這篇文章裡,我找了一些證據,來說明「未來的職場不會再像過去」,所以30年前的成功方法已經不管用了。老人們總說自己以前很苦,年輕人日子很幸福,那種美好的時代正在結束,未來的年輕人,只會比現在的老人更辛苦。

過去的成功人士的建議,不能說它們錯,他們應該是立意良善,從親身經驗給出一些教誨。只是時代已經改變了。過去,我們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,輕鬆一輩子;未來,這種好康已經不會再有,我們能努力的,只有創造自己的工作。

如果你還有興趣,就繼續往下看文章吧!

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島嶼自卑症

這篇文章是我在聯合新聞網的第二篇專欄,原文網址:點這裡

話說,上一篇專欄〈台灣市場小,那市場多大才算大?〉被很多人評為見識淺薄(還有人說你這種程度也能開專欄,台灣媒體真是沉淪了啊),那麼這新的一篇專欄,大概會被人說是更淺薄吧!

只是我想點出一個問題。在台灣,我們心裡有個預設的思想模式:「國際>台灣」,我們認為外國的報導比較可信、外國的獎項比較厲害、外國產品的品質才夠好、外國的學術才是真強大,所以我們只要有機會,就要去國外成為「國際化」的什麼,不要留在台灣,因為本土很low、很狹隘。

台灣有很多東西,是我們要等到它被外國人肯定之後,自己才有辦法肯定自己。但是我們為何無法自我肯定呢?這是一個難解之謎。

我相信這樣的思考模式總會結束(也總要結束的),才寫下這篇文章。


正文開始:

台灣社會有一種奇妙的國際化情結如果你不出國,永遠不會是台灣之光。取得外國人的認證,是我們確定自己很厲害的重要途徑。

王建民、陳樹菊、吳寶春、謝淑薇被稱為「台灣之光」,因為他們取得了外國人──美國職棒、《時代雜誌》、法國世界麵包大賽,以及英國溫布頓網球賽的「認證」。在那之前,我們並不覺得他們很厲害;一旦被外國人肯定,我們就開始與有榮焉。

在台灣得第一,並不是台灣之光;你得先被外國人稱讚,台灣人才會覺得你很厲害。

陳樹菊在台灣活了60年,直到被美國《時代雜誌》認證,我們才驚覺她的存在。
如果陳樹菊只是被台灣的雜誌認證,還會那麼被重視嗎?